产品名称:矿用电缆MYPTJ-8.7/10kv高压监视型橡套电缆
产品型号:
产品报价:86
产品特点:矿用电缆MYPTJ-8.7/10kv高压监视型橡套电缆MYPTJ-3.6/6矿用移动屏蔽监视软电缆额定电压为3.6/6KV采煤机电缆动力电缆,用于电源的连接
矿用电缆MYPTJ-8.7/10kv高压监视型橡套电缆的详细资料:
矿用电缆MYPTJ-8.7/10kv高压监视型橡套电缆
kvMYPTJ电缆产品为矿用橡套软电缆系列产品,适用于额定电压Uo/U 3.3/6KV及以下采煤机及类似设备的电源连接。
煤矿用给点蓝使用条件
线芯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85℃,电线的zui小弯曲半径为电缆直径的6倍。
|
一、矿用电缆的命名由八部分组成:*部分为系列代号M,即煤字的拼音*个字头;第二部分为使用特性代号,反映矿用电缆所使用的场合。字母含义如下:C,采煤机用;D,低温环境用;M,帽灯用;Y,采煤设备(移动)用;Z,电钻用。第三部分为结构特征代号,表示矿用电缆的结构特征。字母含义如下:B,编织加强;J,带监视线芯;P,非金属屏蔽;PT,金属屏蔽;Q,轻型;R,绕包加强。第四部分为材料特征代号,用E表示绝缘或护套采用弹性体材料。绝缘和护套均采用橡胶时本部分省略。E,弹性体材料。第五部分为额定电压U0/U(KV)。第六部分为动力线芯数*标称截面积的表示。二者间用乘号连接,单位为平方毫米。第七部分为地线芯数*标称截面积的表示。二者间用乘号连接,单位为平方毫米。第八部分为辅助线芯数*标称截面积的表示。二者间用乘号连接,单位为平方毫米。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之间用“-"连接;第六部分、第七部分、第八部分之间用“+"连接
料绝缘电力电缆制造的工艺流程
塑料绝缘电力电缆制造的工艺流程是根据每一种产品的结构、涉及的工艺、使用的设备等按顺序排列而成的工艺路线。
原则上讲,每一种产品都应该有自己独立的工艺流程,但在生产实际中,常常把结构相似产品的工艺流程合在一起,组成一类产品的工艺流程。
拉线模
拉线模是拉线过程zui重要的工具。线模的主要部分是模孔,一般由互相圆滑连接的润滑区、工作区、定径区、出口区四个区域组成。
润滑区。润滑剂在这里停留并被带人工作区。
工作区。金属在这个区域内实现变形(变细、变长),实际与金属接触的部分叫做变形段。
定径区。使拉线尺寸准确,形状符合要求,模孔直径即定径区直径。
出口区。不刮伤从定径区出来的线材,同时防止停机线材回弹引起断线。
线坯准备
铜线坯在拉线前,线坯表面不应有氧化痕迹。因为金属氧化物的硬度较高,降低拉线质量和模具、设备寿命,因此需酸洗去除氧化物。
铝杆的表面氧化层无有害影响,可以不进行酸洗。
线坯焊接时,时间要短,避免过度氧化。焊接后需冷却,并修整好焊缝,经反复弯折两次不断方可进行拉线。
当铜线坯表面氧化严重时,应对线坯预先进行扒皮处理。
为使线坯能顺利地穿过模孔,需要将线坯端部预先在压头机上轧细。
变形程度的确定
变形程度要根据被加工金属性能、设备条件、工艺条件及模具质量等进行选择。
在设备能力及金属塑性允许的前提下,尽量采用较大的变形程度,以减少中间的退火次数,缩短生产周期。
由于焊接处强度较低,*道次(模)应采用较小的变形程度。
对于同一种金属,大规格的变形程度大于小规格的变形程度。一次拉伸变形程度大于多道次(模)拉伸变形程度。
塑性好的金属和经过退火的金属采用大变形程度,反之则小。
导线拉制工艺要点
铜线拉制工艺要点:①凡调换出线模及规格时,应仔细测量线径和检查表面质量;②排线应整齐、张力应均匀;③确保润滑剂符合要求,并润滑适当;④导线焊接应牢固、平整,确保结构尺寸和表面质量;⑤拉制较细导线时,出线口应垫羊毛毡或绒布,以便及时揩去铜屑或毛刺;⑥拉线产品装盘时,其点离盘边距离应符合相关要求,不得过满。
铝线拉制工艺要点:①铝杆表面不允许有水分,否则在*道模处就会拉断或拉毛;②应使用铝线模,铝线模工作锥角比铜线模锥角大;③拉制铝线的润滑剂应,不允许与拉制铜线的润滑剂混用;④拉制纯铝线和铝合金线要严格区分开,以免误用;⑤配模应根据配模工艺卡进行,否则影响产量和质量;⑥铝线表面不应有油污,否则影响下道工序产品质量。
矿用电缆MYPTJ-8.7/10kv高压监视型橡套电缆
如果你对矿用电缆MYPTJ-8.7/10kv高压监视型橡套电缆感兴趣,想了解更详细的产品信息,填写下表直接与厂家联系: |